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刊号:1673-0046
国内刊号:14-1323/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54446 人次
 
    本刊论文
美育与职业教育

摘 要:美术审美教育对培养人的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职业教育普遍忽视美育,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不符。职业教育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审美教育、职业教育、美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2-0171-02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审美教育对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提高文明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职业教育应重视美育,为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作不懈的努力。美育涵盖的范围很广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文学、摄影、书法等艺术类教育都可包括在审美教育内,其中美术欣赏是一种最普及、最受欢迎且影响最大的审美活动。
  一、美术的作用
  美术怡情悦性。高雅的美术有生气勃勃的力量,它饱含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它犹如一簇圣火,直接点燃人们的感情,并促进情感的净化与人格的升华。所有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高雅作品。它们以歌颂美好,鞭笞丑恶,弘扬正气为主要内容,配以优美的色彩、构图,而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流传下来,成为人类艺术宝库的经典,世界人民的精神食粮。美术作品的巨大感染力,使置身于美术圣殿的人们能产生一种崇高的感觉。欣赏者在欣赏的浮想与领悟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经常参加这类高雅的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注重仪表整洁,行为彬彬有礼,认真严肃的好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实践证明,高雅美术作品对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起着巨大的作用。以高雅的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教育,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豁达的性情,丰富的情趣,从而增强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
  美术益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脑主司语言、计算、逻辑思维等活动,进行抽象思维。右半脑主司形象感知、记忆、时空概念、想象力、情感等活动,进行形象思维。研究表明,只有当人的左、右半脑均衡发展,相互补充时,智力才能得到全面开发;也只有在两种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和平衡的发展,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美术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审美活动,它为发展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正因为有想象力,人的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才成为可能,才不会断开创科技发展的新起点、新领域、新纪元,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古今中外的大科学家大都具有艺术家的气质,在文学艺术方面有颇深的造诣。如达・芬奇不仅是画家,还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科学家被美术的火花激发了想象力,勇攀科学高峰的例子在科学史上并非鲜见。美术益智是毋庸置疑的。
  美术健体。现代医学表明,一个人的性情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性情开朗、豁达,经常能保持心境愉快的人,心理较健康,身体也较健康。而整天郁郁寡欢,心事重重的人,因心理压力大,机体的抵抗力弱则比较容易生病。因此调节好情绪,保持平和、快乐的精神对身体健康是大有益处的。美妙的美术能使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忘却疲劳,铿锵有力的美术作品能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激励人们与困难作斗争,抒情优美的美术作品是任何心境的人都不会拒绝的。美术使人快乐,使人年轻,使人忘却烦恼,使人信心百倍,使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美术教育是文化修养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对于培养创造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健全体魄、塑造深沉的科学气质和高远的精神境界,提高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要求必须开展审美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高深的学识,还应有良好的道德风范、文明优雅的举止谈吐、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情趣,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高等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有文明素质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社会不断进步,社会文明的程度也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如果不在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下工夫,不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不把学生们的情趣引导到高雅的方面,而任其随波逐流,那将培养出低水平畸形发展的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职业教育就应紧紧围绕“全面发展”进行培养,偏废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职业教育应积极地把美育开展起来,尽快扭转目前这种局面。
  大学生属于较高层次的文化阶层,他们的生活态度、行为习惯、认知方式、价值标准与社会其他群体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较少保守思想,对外在的社会变化反应灵敏,期望通过吸收各种文化因素(传统的与现代的,民族的与外来的,世俗的与纯精神的,滞后的与超前的等)来确定文化走向。他们的审美情趣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但实际审美能力的发展滞后于其审美需要、审美认识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审美情趣与审美意向常表现不一致,审美情趣没有完全以适合的审美认知作基础和前提,即存在意识上的高追求和行为上低起点的矛盾。大学生意识上的高追求说明他们热切渴望在大学期间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大学期间学生的文化基础、理解能力、情感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抓紧这一时期的美学教育,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成功人士都认为某一时期的美术审美教育奠定了自己崇高的美学观基础,使其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的追求都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大学的美育将为每一个受教育者达到崇高的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高校每一个成员的人格特征对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的精神风貌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高等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也是社会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前面论述了美术审美的普遍性、可行性及对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加强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完善人格所起的特殊作用,鉴于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完善人格的迫切需要,以及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普遍地、广泛地开展审美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革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如何开展美术审美教育
  第一,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应成立美育教研室,有专职人员抓,这样美育才能成为一项常备不懈的工作开展起来。
  第二,要创设高雅的艺术环境。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接受什么样的熏陶。当代大学生以往接触通俗美术多,大学校园要处处体现高雅的学术风气,艺术氛围,因此凡是学校主办的各类与美术艺术有关的活动都要坚持高水平、高格调、高层次的艺术导向,使学生置身于高雅美术的海洋中。人对美术的敏感程度与人的视觉器官先天的敏感程度有关,但后天各人生活条件和经验的不同,对感官的培养锻炼不同,却更现实地形成各人不同的审美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要经常刺激他们的视觉,在这种有意识与无意识之中,经过若干时间的锻炼,欣赏水平是会有所提高的。
  第三,学校要多举办高雅美术作品展览会。举办高雅美术展览会,邀请专业人士或艺术造诣较高的学者对作品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其精髓,逐步使欣赏者达到在美术的天地里思想能自由翱翔的水平。通过美术作品欣赏这一审美活动,学生的道德修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这类高雅的活动对一提高情趣、修养是行之有效的。
  第四,组建学生艺术团体,聘请专业人士作指导,鉴赏高雅作品,使学生直接参与美术活动。校艺术团体的成员作为骨干力量有责任推动全校的艺术活动广泛开展,在广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水平。随着学生艺术活动的展开,艺术水平的提高,学生艺术团体还可与专业艺术团体常联系。一方面通过经常欣赏,学生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另一方面,学生也为传播高雅艺术,提高人民大众的欣赏水平,推动、繁荣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开设美术理论选修课。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将减少盲目性,变得耳聪目明,取得显著的效果。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将有助于对美术的感悟能力。了解美术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就能更正确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涵义,因此开设一些美术理论方面的选修课,如美术基础理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美术欣赏等课程配合美术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听、爱听、还要会听,这样学生的鉴赏水平将会提高得更快。
  第六,提高美育的地位。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应把美育作为一门必修课来上。如果仅满足于学校积极地引导,学生自觉的要求是不够的。对于那些无此要求的学生来讲,在情趣、情操方面的培养就产生了欠缺。学校不应将有某方面不足的人才输送给社会,而应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此美育作为一门必修课,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一些最起码的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今后的教育,美育将成为热点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重视,“美”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目前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教育都已把美育放在了重要了首位。我国的职业教育重视科技文化,却忽略精神品貌的培养塑造,这种教育是残缺的。要培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尽快从仅注重知识教育转到素质教育,即智能教育与文化道德修养教育并重的轨道上来。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